近日,人工智能领域公司商汤科技联合艾瑞咨询发布了《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手机行业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指出,当下AI(人工智能)手机进入了早期发展阶段,部分功能已举足轻重。
该报告判断,人工智能成为手机市场增长的新驱动,未来上下游厂商之间将通过进一步深入合作完善产业链布局,其中AI头部企业将在人工智能手机的产业结构和商业模式上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并为整个产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手机行业驱动力:从功能到性能,再到智能
报告列出了手机发展的几个重要节点,指出市场的阶段性变化主要受到几个因素影响:一是通信网络代际升级直接导致了手机增量市场与存量市场之间的切换;二是手机产品的变化发展,这种发展有大哥大到功能机、功能机到智能机的颠覆式变革,也有像素、屏幕优化等升级式发展。
因此,手机行业在不同时期,市场增长点也星移斗转,功能、性能、智能依次成为手机更新换代的主旨。报告显示,2006年及以前,手机行业属于功能推动阶段,从一开始围绕接打电话到承载拍照、听音乐、上网等复合功能;2007年至2016年,市场变为性能推动阶段,配置成为商家逐鹿的方向;2017年以后,市场进入了智能驱动阶段,人工智能开始推动手机产品的迭代。这一时期传统性能提升瓶颈渐显,硬件的升级需要依托软技术来优化与凸显。在智能终端整体市场的培育下,用户也希望手机更人性化,能看得懂用户,也听得懂用户。
报告将人工智能手机定义为搭载了满足AI算力需求的移动端芯片、且加载了深度学习AI功能的智能手机。人工智能手机的主流功能不仅在实时性、准确性、处理效率等指标上表现优秀,还在AI算法与算力的支持下,通过自我学习理解人类世界的逻辑,通过自主服务变得更便捷,提升了用户体验。随着使用,人工智能手机会学习用户的习惯,优化手机功能,比如人脸解锁会学习用户外貌的细微改变降低拒识率,智慧助手可以按照用户的习惯处理常规任务。
报告认为,人工智能手机把以往针对碎片化需求的服务融合进手机功能,主动地、一步直达地给出用户需要的结果,比起繁杂的手动操作进步明显,例如,过去需要调光、对焦、修图等复合手动操作才能得到的“大片”,变得自主优化、随拍即美。这些功能与服务的融合重构了终端产品逻辑,使人工智能手机交互更人性化、应用更灵活。
众多巨头布局AI手机产业链
报告指出,AI手机产业链上游由“硬基础”供应商与“软基础”供应商组成,与传统手机产业链有所区别的地方主要在于,芯片环节由新的AI架构设计商和传统芯片厂商合作提供AI芯片,集成环节引入了AI算法提供商。在移动端想要获得更顺畅、更重度的AI体验,在算法与算力上需要提升与创新,芯片制造商与技术提供商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中游主要由手机品牌商和代工厂商组成,使AI手机产品化,形成商业落地;下游由销售渠道、运营商和APP服务商组成,使产品最终抵达消费者手中。整条产业链分工明确、布局清晰,承载了众多国际巨头型公司,为AI手机发展持续提供动力。
其中,AI芯片已经成为判定AI手机的重要标准。目前,手机芯片巨头厂商为行业带来了不同的AI实现路径。高通通过神经处理引擎NPE对其SoC中的CPU、GPU、DSP进行调度,意图打造均衡且适配广泛的AI解决办法。而苹果、联发科、三星和华为海思则研发独立的AI处理器模块,对AI应用进行加速。芯片服务商的发展与多样化创新,为AI手机行业持续提供前进动力。
随着AI技术向更多行业渗透,手机凭借丰富的使用场景、日益强大的硬件基础和高频的人机互动成为其天然承载平台。与苹果、三星软硬一体的整体解决方案不同,华为、小米、OPPO、vivo等中国手机品牌与技术提供商从研发环节开始合作,开发更适于手机场景的AI解决办法,共同打造人工智能手机。
这其中不只体现出对技术提供商的认可与信任,也表明巨头愿意为技术买单的决心。中国人工智能提供商近些年来发展迅猛,备受行业和资本瞩目,其涌现出了如商汤科技、科大讯飞等具有国际水平的企业,其自身良性发展也为人工智能技术落地奠定了基础。
AI手机将成主流,美颜拍照更受消费者青睐
智能手机行业经过多年的“装备竞赛”,已将屏幕、摄像头材料等组件可提升空间压缩很小,发展达到瓶颈,需要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来打破桎梏。而常规的手机虽然可以运行AI应用,但它们在流畅度和能耗方面不满足用户更高层次的需求,所以打造一款被市场认可的AI手机,就成为品牌商的诉求和下一轮竞逐方向。巨头厂商在其中扮演了引领者的角色,从多方面推动AI手机落地。
报告预测,到2022年,搭载AI功能的智型手机出货量占比,将从2017年的不到10%提升到80%,年销量将超13亿部。AI手机将是未来行业的产品方向。
数据显示,2012年至今,智能手机市场高速发展,三四线及以下城市被深度激活。2018年,我国4G渗透率已经达到70%,手机市场3G向4G升级的结构性红利渐失,进入到存量换机阶段,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一片红海。
报告同时公布了艾瑞咨询在线调研最终获得的结果。调研结果显示,中国人工智能手机用户男女比例为47%:53%,女性消费者居多;用户以一二线城市分布最为广泛,其中二线城市最多占整体的45.6%;年龄分布以2536岁的青年群体为主,占整74.9%;对于购买手机心理价位主要集中在20005000元之间,其中选择30004000元的用户最多,占整体33%;相比之下,中国人工智能手机用户更重视生活格调和品质,喜欢出门探索而不是宅在家里,对新科技产品有购买欲;在APP的偏好选择中,即时通信和支付类APP是最被喜欢使用的应用。语音助手、人脸解锁、智能光线拍摄、美颜和识图则是中国AI手机用户最经常使的TOP5功能。
调研结果显示,中国手机用户在更换新机时更看重内存和处理器,价格因素排在第二位。值得注意是,中国手机消费者对拍照效果的重视程度已经逼近价格敏感。由此可见,除硬件比拼外,拍照效果已经成为品牌竞争中在功能上最应重视的方向,而以计算机视觉为基础的AI智能拍照,势必会成为市场追逐的热点。(中国家电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