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济南 区县 社会 科技 教育 财经 房产 汽车 消费 旅游 家居 生活 健康 时尚 保养

 

首页 > 科技 > 家电    

 

废旧家电“互联网+上门回收”模式悄然兴起

时间:2019-04-22 13:30:20  来源:中国家电网  作者:

 

  目前北京市发布了第二批废弃家电回收利用试点名单。据了解,首批试点企业在2018年回收各类废弃家电产品109万台,大大缓解了废旧家电无处去的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批试点企业将采用“互联网+上门回收”模式,这种模式是在第一批试点“互联网+回收”模式上的补充与完善,可以说这种“线上+线下”的回收模式既符合信息时代市民的消费习惯,也解决了大家电交投不便的问题。
  事实上,早在2016年,商务部就号召大力推进创新回收模式, 包括“互联网+回收”、 智能回收模式等,完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体系。起初“互联网+回收”主要以手机为主。到2017年,互联网+回收扩展到大家电产品,例如上海的嗨回收、北京的有闲有品,均以废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大家电为主要回收对象,并在全国各地广泛布局。与传统的回收模式不同,互联网+回收主打绿色品牌,回收的产品优先再使用,不能再使用的交给有资质的处理企业进行拆解处理。
  近年来"互联网+回收"模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青年群体接受,但是偏好处理废旧产品的最大群体却是老年人,这一矛盾使"互联网+回收"模式的服务对象受到限制。因此“互联网+上门回收”模式应运而生。
  目前“互联网+上门回收”模式受到追捧,很多企业瞄准潮流,潮头涌动。苏宁易购、京东等电商平台,嗨回收、爱博绿等互联网平台企业都在尝试"互联网+上门回收"模式,为再生资源回收领域的前后端搭建信息共享平台。
  以爱博绿为例,其创新的OMO(线上线下融合)模式打通线上信息与线下回收全产业链环节,消费者通过其自主研发的APP、小程序、公众号等多平台入口在线回收登记,整合回收行业的“小B”用户,将线下具有回收场景的人群转化为精准回收信息源,再由回收人员基于LBS定位快速接单上门回收。实现线上回收信息聚合、线下队伍回收、货物分拣、废料循环再生等全产业链数据打通,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的服务体系。
  对此业界人士表示,“互联网+上门回收”模式将进一步推动废旧家电回收市场的爆发,庞大的废旧家电回收市场有望被激活。
  相关报道:
  3月6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发改委主任何立峰表示,目前正草拟旧家电的回收政策,推动循环经济进一步发展。
  随着经济日益发展,我国国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家电更新换代频率随之加快。目前我国的废旧家电数量正在急速增长。
  根据家电产品的使用周期分析,8-12年为一轮淘汰周期。自2009年“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实施开始,截止2012年底,我国家电“以旧换新”带动新家电销售已突破5000万台。这表明,我国已进入家电报废高峰期,报废量年均增长20%,预计到2020年电子产品每年报废数量将达到1.37亿台。
  这庞大回收数字的背后,我们要思考:废旧家电如何变废为宝,实现全面有效的废物回收再利用。
  众所周知废旧家电具备较高的资源价值,可以继续回收再利用。即使是最不起眼的废旧家电其实也是“浑身是宝”:
  一台冰箱中可拆解出50%的钢和40%的塑料;
  一台电视可拆解出57%的玻璃、23%的塑料和10%的钢;
  一台洗衣机可以拆解出53%的钢和36%的塑料;
  一台空调拆解出55%的钢、17%的铜、11%的塑料和7%的铝。
  当然废旧家电处置不规范不科学,不仅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更有可能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央视的《焦点访谈》中曾经对废旧家电的去向作了调查报道,调查发现,像冰箱中的保温泡棉,燃烧会产生二噁英等物质破坏大气层,非正规回收点往往会将其粉碎出售。在节目中专家指出,这种保温材料中含有的部分化学物质能够破坏臭氧层,还有部分化学物质如环戊烷,它具有可燃性,在一定浓度下会产生爆炸,如果随意打碎或者随意堆放,很可能会引发火灾,甚至发生爆炸事故。此外,年代久远的空调和冰箱中用于制冷的氟利昂,也会因为不当处理而导致地球上空臭氧层被破坏。
  另据北京环境交易所的测算,每回收一台闲置大家电可减少碳排放约9763克。这也就意味着,如果能实现所有报废家电的回收,至少能够节能减排十万吨!
  可见废旧家电如何变废为宝,实现全面有效的废物回收再利用,是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实践。

 

 
上一条:2019年第一季彩电头部品牌销售逆市增长
下一条:热水器行业增速骤降 厂商们今年能寻找到哪些机会

 

 

 推荐资讯
超越想象!上海车展EXEED星途TXL/TX火爆上市 震撼权益与全球招商燃遍全场
超越想象!上海车
 
 栏目热门
 
 栏目更新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本网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今日济南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