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启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已逾3个月。自8月20日首次发布新LPR,至10月21日第三次发布新LPR,1年期LPR已较同期限贷款基准利率低了15个基点,5年期LPR较同期限贷款基准利率低了5个基点。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表示,LPR形成机制改革迈出了“利率并轨”的关键一步,而“利率并轨”的最终目标之一就在于疏通货币市场利率向贷款利率的传导,推动贷款利率市场化。从LPR改革的直接影响来看,LPR水平的下降通过商业银行贷款定价行为将会传导至实体经济,有利于降低企业贷款利率和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近日,央行发布了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披露了LPR改革近一段时间来的运行情况。9月份新发生贷款中,运用LPR定价的占比已达到46.8%,其中主要运用于企业贷款。随着LPR改革效果的逐步显现,市场利率向贷款利率的传导效率提升,带动企业贷款利率下降,9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较2018年高点下降了0.36个百分点,初步体现了以市场化改革的方式降低贷款实际利率的政策效果。
对于下一步利率市场化改革,央行表示,将改革完善商业银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通过宏观审慎评估(MPA)考核等方式推动银行更多运用LPR,坚决打破银行通过协同行为设定贷款利率隐性下限,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推进贷款利率“两轨合一轨”,以市场化改革办法促进实际利率水平明显降低。健全央行政策利率体系,增强利率调控能力。发挥好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作用,维护公平定价秩序,保持银行负债端成本基本稳定。
MLF利率下降:促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本次LPR改革最大特点是以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为基准,报价行按照各自资金成本、风险溢价及市场供求等因素确定LPR。”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梁斯说,从形成机制看,LPR与MLF政策利率直接挂钩,央行操作能够直接影响LPR走势,这将大大增强央行调控效力。
由此,MLF成为LPR的关键变量,MLF利率走势备受市场关注。此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推动最终贷款利率明显下降,因此市场普遍预期央行将通过调低MLF利率引导LPR下降。从新LPR的前三次报价来看,8月、9月份LPR报价依靠银行普遍调低加点幅度,LPR下行11个基点;10月份,在MLF操作利率按兵不动的情况下,1年期LPR也维持在4.2%,未延续此前的下行趋势。
11月5日,在央行续作MLF的同时,MLF利率由3.3%下调至3.25%,为2018年4月份以来首次调降,超出市场预期。
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表示,MLF中标利率下降促进市场风险偏好上升,提振了信心,是金融机构平均边际资金成本降低的体现,有助于推动降低企业实际贷款利率,促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11月15日,央行新作2000亿元MLF操作,此举也超出了市场预期。此前3个月,央行在每月中旬均开展了MLF操作,这些操作均发生在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LPR报价的前一周。其中,10月和11月中旬两次都属于在没有MLF到期的情况下新作MLF。
明明表示,此举是为加大MLF操作规模、提高操作频率来强化LPR锚的作用。央行通过提高MLF操作频率来加大对LPR报价的指导,也通过加大MLF操作规模投放中长期流动性来引导资金成本下行,最终引导LPR下行,以实现降低实际融资成本的目的。
梁斯提示,要持续关注市场利率和最终贷款利率走势,及时评估政策效果。货币政策调整存在滞后性,此前LPR调整后效果显现需要时间,后续要做好流动性总量管理工作,密切关注政策落地情况,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商业银行稳健经营之间做好政策平衡。
研究出台存量贷款利率基准转换方案
LPR改革后,央行要求各银行尽快在新发放的贷款中主要参考LPR定价,提出“358”要求,即截至2019年9月末,全国性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发放贷款中,应用LPR作为定价基准比例不少于30%;截至12月末,不少于50%;截至2020年3月末,不少于80%。
同时,央行坚决打破过去部分银行协同设定的贷款利率隐性下限,并将LPR运用情况纳入MPA和自律机制管理中。下一步抓紧研究出台存量贷款利率基准转换方案。
LPR改革后将对商业银行产生持续性影响,商业银行应采取措施进行应对。梁斯表示,商业银行要稳步推动LPR定价覆盖面。央行近期提出正在研究存量贷款转向LPR定价,考虑到改变定价基准涉及利率风险管理、客户关系维护等问题,银行在运用LPR进行新增贷款定价时,也要推动存量合同管理,积极研究存量贷款换锚问题,保证业务的平稳过渡。
梁斯进一步表示,商业银行要更好平衡资产负债关系,理顺利率传导机制链条。第一,要继续强化FTP建设,通过内部收益曲线融合增加FTP定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理顺内部利率传导机制,为合理确定风险溢价建立基础。第二,要进一步强化利率风险管理能力、基准利率合同重定价能力,并综合运用利率衍生工具降低利率风险。第三,要继续推动业务转型,拓宽盈利来源。
目前,银行存款利率很大程度仍然由存款基准利率决定,这就使得银行在负债成本并未改变的情况下利差收入减少,利润空间收窄。明明认为,长期以来,商业银行市场竞争主要靠价格战而非特色的产品和服务,产品和服务同质化较严重,核心竞争力和经营活力缺失。LPR改革考验银行差异化竞争能力,这也是金融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步骤。(来源:金融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