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素有“立秋之日凉风至”的谚语,但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盛夏的余热仍未消,天气依然比较炎热,会出现“秋老虎”的现象。
防范“秋老虎” 安度“多事秋”
立秋过后出现的炎热天气,民间称之为“秋老虎”。气象专家表示,立秋后我国多地仍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所以容易出现酷热天气。在副热带高压影响下,天气晴朗,日照较强,空气湿度也比较大,人们会觉得特别潮湿、闷热。
如何应对秋老虎?人们的首要还是防暑降温。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茶水富含钾,是极好的消暑饮品。
立秋是进入秋季的初始,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也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既是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立秋过后很多人会遵循老规矩吃以肉为主的美食佳肴来贴秋膘。有些人在夏天里食欲比较差,立秋后食欲逐渐好转,开始放开食量。虽说贴秋膘可以有助于恢复因夏季炎热造成的体力下降,但补得不适当,不但不会有益健康,还会对机体造成损伤。
◆进补还需先调脾◆
在夏季气候炎热,或者常进冷食,会造成脾胃功能的下降,如果一入秋就大量进补肉食,会加重肠胃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出现厌食、腹泻等症状。葱、姜、蒜、韭菜、辣椒等辛味之品以及辛辣、油炸、酒和干燥的膨化食品等辛味之物,也会助热生火,故也要少吃。立秋时节不妨适度吃点健脾和胃的食物,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如茯苓饼、芡实、山药、豇豆、小米等。还可以适量吃点山楂、白萝卜等消食、健脾的食物。还适宜多喝粥。
◆祛暑清热兼祛湿◆
在饮食上应坚持祛暑清热的食物。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还可以吃一些略带苦味蔬菜以起到清热泻火作用,如苦瓜、芹菜、莴苣、萝卜樱等。总的说来,苦味蔬菜是人们的味蕾可以接受的,不算太苦。它们生物碱的含量不是太多,因此,性味也较平和,又有很好的清热作用,经常食用也不会引起不适。水果可适当食用葡萄、西瓜、梨等。还可选择性多吃具有利湿作用的食物,如小米、薏米、扁豆、砂仁等,可使体内热邪从小便排出。
◆养阴生津防秋燥◆
中医认为,燥乃六淫之邪,为秋季主气,其性干燥,易耗津液。常见口干舌燥、鼻涩咽痛、皮肤干枯、大便干结、烦躁不安等一系列症状,正所谓:“木之为舟,无水不行;治燥之法,以润为贵。”秋日在饮食上要注意滋养津液,可适当多饮开水、淡茶、豆浆等饮料,并适当选食能够润肺清燥养阴生津的食物,如秋梨、甘蔗、荸荠、柿子、百合、银耳等。针对不同部位的症状,可以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比如鼻燥,可点些薄荷滴鼻油;喉燥可选择玄参、麦冬代茶饮。柿霜能清热宁咳,用于“燥咳”颇为适宜。肠燥可择有润肠作用的蜂蜜、芝麻服食通便。在日常生活中,预防秋燥对人的损害,还应注意调节空气湿度,保持环境中的水分。在庭院、室内可养些绿色植物,睡前亦可于卧室置盆冷水,以缓解燥气刚烈劲急之势。
◆起居调护很重要◆
宜安养神气,宁神定志,忌抑郁恼怒,保持愉快的心情,以使肺气清肃,顺应秋季容平的气候特征。宜早卧早起,早卧以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以使肺气得以舒展,防止收敛太过。要根据天气的变化适当添加衣服,以防感冒。立秋过后可逐渐增大运动量,可选择慢跑、散步、球类运动等,但仍应避免过度出汗。大家最好要保证充足睡眠,注意补充水分,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以免因室内外温差过大引起“热伤风”。外出时,记得随身备好防暑用品,同时做好防晒工作,避免长时间暴晒。立秋之后由于气温多变,也是感冒最容易流行的季节。因此,当天气变化时要注意及时增减衣物。平时要多开窗透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在感冒流行时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平时经常使用冷水洗脸洗鼻,也有助于预防感冒。
(本报综合)
小贴士
立秋后不妨喝三汤
立秋节气,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王东旭副主任中医师推荐了立秋三汤食疗方,不妨一试。
莲子百合汤 补益脾胃、润肺,宁心安神。莲子15克、干百合15克、鸡蛋1个、白糖适量。将莲子去芯,与百合同放在砂锅内,加清水文火煮至莲子肉烂,再加入鸡蛋、白糖。鸡蛋煮熟后即可食用。
雪梨银耳汤 滋阴清肺、消痰降火。雪梨1只,水发银耳30克,贝母5克,白糖适量。将银耳去杂洗净,撕成小片;将雪梨去皮、去籽,切块。与贝母、白糖同放碗内上笼蒸30~40分钟后食用。
芝麻木耳汤 芝麻润燥,尤适用于大便干燥者。把10克左右的黑芝麻炒熟,与发好的木耳加水煎煮,可加点白糖食用。
(杨璞) |